步平、北冈伸一等中、日学者自2006年起开展共同历史研究,成果于2014年10月由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在《中日共同历史研究报告》中,读者可以从双方学者对同一问题的论述中了解历史。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日方学者在关于卢沟桥事变的报告前言中称,这场战争长达8年,与日方“早日结束事件的期待和焦虑”背道而驰,并“不得不承认导致此果的大部分原因在于日本”。
中国学者荣维木认为,卢沟桥事变作为个案,它的发生可能具有偶然性。但是它在很大程度上与日本的侵华政策相关,从历史的演变过程来看,卢沟桥事变的发生有必然性。
那么,一个明明已经平安归队的“失踪”士兵,缘何成为卢沟桥事变乃至全面战争的导火索?近卫文麿内阁“不扩大”事件的方针,为何没有阻止战况扩展?日本陆军内部的意见分歧、媒体舆论的渲染,为何让事态愈发紧张?报告也给出了基于日方史料的说明。
卢沟桥事变的发生有偶然性和必然性
1937年7月7日下午,驻北平丰台的日本华北驻屯军第三大队第八中队,在中队长清水节郎大尉的带领下,在卢沟桥以北永定河东岸宛平城附近回龙庙地区演习。19时30分开始夜间演习,其内容是:“从龙王庙(即回龙庙,下同,引者注)附近到东面的大瓦窑,向敌人的主要阵地前进,利用黄昏接近敌人,然后黎明时进行突击。” 22时40分左右,从日军演习阵地传出枪声,日军称一名士兵失踪。枪声过后不久,中日双方就日军失踪士兵问题进行交涉。日军要求进城搜寻失踪士兵,遭到中方拒绝。事实上,在中日交涉前半小时,日军失踪士兵志村菊次郎已经归队,但日方仍坚持进宛平城调查。7月8日5时30分,日军从沙岗炮击宛平城。至此,7日晚开始的卢沟桥事变,揭开了中日全面战争的序幕。
表面上看来,卢沟桥事变的发生是由日军演习时的“枪声”而引发的,至今为止并未发现有关“枪声”来自何方的详实史料,因此,卢沟桥事变作为个案,它的发生可能具有偶然性。但是,有如下事实可以说明,卢沟桥事变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与日本的侵华政策相关。并且,这一事件很快导致了日本的全面侵华战争,因此,从历史的演变过程来看,卢沟桥事变的发生又带有必然性。
首先,事变中的日本驻屯军来自丰台,而丰台并非驻屯军的合法驻地。据1901年《辛丑条约》规定,包括日本在内的外国军队可以在使馆区和黄村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若干处驻扎军队。1902年,日本“清国驻屯军”(后称中国驻屯军)为1650人,至1936年增兵后达5000余人。因丰台是连接平汉、北宁铁路的交通枢纽,战略地位十分重要,驻屯军不顾《辛丑条约》的限制,于1936年5月起在丰台强行建造兵营。不仅如此,当年发生两次丰台事件,驻屯军把第二十九军在当地的驻军全部赶走。卢沟桥事变发生时,日本军队正是由丰台派出的。时任日本陆军参谋本部作战部长的石原莞尔后来也承认:“我想(将通州驻兵的计划改为在丰台驻兵)终于构成了卢沟桥事件的直接动因。”
其次,事变发生后日本采取了扩大战争的方针。卢沟桥事变发生的第二天,日本陆相杉山元大将即命令京都以西各师团延期两年复员;海军部也做出“准备好机动兵力,以备对华紧急出兵”的决定。虽然日本内部存在着“扩大派”与“不扩大派”的争论,但从7月11日内阁公布《向华北派兵声明》后,“不扩大派”的声音完全被“扩大派”的声音淹没,陆海军均做出了扩大战争的准备。杉山元甚至认为:“事变大约用一个月的时间可以解决。”
卢沟桥事变发生后,中日两国进行了短暂的交涉。一方面是驻屯军与第二十九军的现地交涉,一方面是日本驻华总领事馆与国民政府外交部的交涉。交涉期间,日本不间断地向中国派兵,同时,国民政府也派兵北上。7月28日,日军向北平中国军队发动总攻,很快占领了北平,随后占领了天津,开始沿平绥、平汉、津浦铁路向华北各地扩大战争。
中国方面,中国共产党于卢沟桥事变后不久发表通电,号召“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掠”。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提出“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8月22日,中国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年底,南方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局面形成。
“我们不得不承认导致此果的大部分原因在于日本”
1937年7月发生的日中两国间的冲突事件,尽管引发了全面战争,但双方避免正式宣战,而且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1941年的太平洋战争开战之前,这也是本次日中冲突的一个特征。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正式宣战要承受美国中立法的适用,因而可能招致与遭到经济制裁同样的后果。另外在日本,人们认为如果把“冲突”升级为“战争”,会为早日解决事态增加障碍。从要准备与原假想敌的苏联和美英进行对决的角度考虑,则必须避免日中纠纷的长期化。因此,日本在战争之初将此称为“北支事变”,在战火扩大后的1937年9月以后才正式改称为“支那事变”。
另一个特征是,日本在整个日中战争期间曾无数次尝试过多种形式的“和平工作”。(在中国称和平交涉或和谈,本文中的“工作”基本上都为和平交涉活动之意。——译者注)这也反映了其对早日结束事件的期待和焦虑。但是与希望早日结束的焦虑背道而驰的却是最终战斗超过了8年,比经正式宣战而开始的战争更为激烈,并迫使两国国民承担了巨大的负担、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尤其是给成为战场的中国留下了深深的伤痕,我们不得不承认导致此果的大部分原因在于日本。
卢沟桥事件的爆发
在1937年的华北,以宋哲元为委员长的冀察政务委员会统括河北、察哈尔两省。因这个冀察政权是国民政府作为所谓“缓冲机构”而设置的,与冀东政权性质不同,所以日本中国驻屯军(以下简称驻屯军)中为数不少的人对其亲日姿态并不信任。另一方面,驻屯军频繁进行夜间演习,这被宋哲元率领的第二十九军视为“挑衅行为”,从而过度地引发了冀察政权方面的警戒心理。
7月7日傍晚,驻扎丰台的驻屯军步兵第一联队第三大队第八中队,在宛平县城北侧永定河上的卢沟桥畔进行夜间演习。晚上10时40分左右,日方两次受到来自左岸堤防阵地方向的枪击。中队长清水节郎传令将此事报告丰台的大队本部。大队长一木清直命令通过警备召集(所谓警备召集,是指为防备海上来敌、河面来敌以及地面来敌而进行的兵力召集,包括敌人已经来袭或有来袭之虞两种情况。——译者注)组成的500人的部队向宛平县城附近的一文字山出动。次晨3时半左右,由于到达一文字山的部队在龙王庙方向听到了枪声后,向北平的联队长牟田口汇报了情况,于是牟田口下令开战。一木大队一方面于5时发出攻击令进入战斗状态,另一方面命令第八中队前进,以包围攻击堤防阵地的中国军队。前进中的第八中队与中国军队之间的战斗一开始,一木就于5时半下达了总攻击令。此间,在两次枪击之后该中队一名士兵失踪,虽然不久便平安归队,但这一消息却拖延很久都没有向大队本部报告,成为导致此次事态发展紧迫的原因之一。
战况扩展之要因
在当地持续交战的过程中,7月8日,参谋本部作战部部长石原莞尔代替正在疗养中的次长今井清向参谋总长做了汇报,为防止事件扩大以参谋总长名义向驻屯军司令官下令,“应避免继续行使武力”。9日,以参谋次长的名义提出了禁止中国军队在永定河左岸驻扎、处分负责人、谢罪及取缔抗日团体等停战条件。停战交涉在北平特务机关与第二十九军代表之间进行。7月11日,第二十九军接受了(1)道歉和处分负责人,(2)不在宛平县城、龙王庙布军,(3)取缔抗日团体等要求。11日晚8时,于当地缔结了协定。
另一方面,近卫文麿内阁在7月8日召开的临时内阁会议上,对于此事件虽然决定采取“不扩大”的方针,但这个“不扩大”并不意味着限制动员派兵到华北。在7月9日的临时内阁会议上,陆相杉山元提议有必要从日本本土派遣3个师团,但因遭到其他阁僚的反对而取消。但是,7月10日在当地龙王庙再度发生冲突后,11日的内阁会议上,在采取不扩大、当地解决之方针的同时,还同意了陆军省部要求派遣3个师团的提议(实际上派兵被予以保留)。但在同日下午6时过后的派兵声明中,却断定“毫无疑问此次事件是中国方面有计划的武装抗日”,并表示“放弃为不扩大事态的和平交涉”。
近卫首相在11日晚召集舆论界、政界和财界的领导人,为了敦促国民政府反省,指出:“派遣关东军、日本朝鲜军以及从日本本土调派相当的兵力,目前已是不得已之事”,从而要求全面配合派兵。虽然近卫并不希望事态扩大,但他相信如果表现出将要派兵的强硬姿态,按理说“中国方面会屈服”,事件因此可以在短期内得以解决。
总而言之,在决定派兵的同时公布此一决定,是无视与此同时在当地进行的为停战所做的努力之行为,这也使得其后的交涉工作变得困难。(注:作为天津特务机关人员出面与第二十九军进行停战谈判的今井武夫回忆道:“正因为是日华双方为局部解决而努力的这样极其微妙的时期,这次朝议决定给我们当地日本方面代表的行动造成困难,同时也惹起中国方面的连锁反应,态度变得强硬,给双方造成了不可收拾的影响。”今井武夫『支那事変 回想』、 書房、1964、31~32頁。 )
中国的抗日气氛高涨也使得中国方面接受妥协的停战方式的可能性变小。中国共产党在事变发生后第二天,即8日,通电全国,要求发动“抗日自卫战争”和国共合作。而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鉴于对日抗战内外体制的筹备还未完成,暂时以事件的和平解决为重点。因此,在17日的庐山谈话(19日公布)中表明其决心,即尽管寄希望于以外交方式来解决,但如若到了无法解决的“最后关头”,则必须进行抗战。
这期间,在天津为解决此次事件的努力仍在继续。7月19日,在当地军队之间,中国方面接受了日本方面的条件,签订了有关取缔排日言行的实施条款(停战细节协定)。
驻屯军于21日,给东京陆军发电报称“二十九军全面接受我军的要求,正逐渐付诸实行”,以表达其慎重派兵的论点。在此前一天的20日,应陆军省部的要求,内阁会议同意派兵华北。但又根据驻屯军的意见和参谋本部派遣人员的当地形势考察报告,参谋本部再次搁置了派兵计划。
但是,25、26日连续发生小冲突事件(廊坊、广安门事件),以此为契机,陆军决定实施已被延期的3个师团的调兵动员,并在27日得到内阁会议的同意。于是,驻屯军28日开始全面攻击,第二天基本控制了永定河以北的北平、天津地区。随后发生的通州事件,是在日本形成对中国采取强硬态度的舆论的决定性因素。
虽然事态扩大至此,但其不扩大方针仍被坚持下来,参谋本部的派兵计划及作战范围都以只限定在北平、天津为基本方针。自7月底起,作战部部长石原、军务课课长柴山兼四郎一起向外务省和海军方面做工作,以寻求由国民政府方面提出停战要求的可能性。在陆、海、外三省共同定下的停战条件的基础上,又委托日本驻华纺织行会理事船津辰一郎在上海与中国方面接触(船津工作)。船津于8月7日抵达上海开始进行接触,但因上海形势紧迫而未取得进展。
为什么没能抑制住当地军队的行动?
卢沟桥最初的枪击事件是“偶然发生的”,(注:在日本的研究者中,事件缘由偶然发生的枪击的论调为主流;在中国的研究者中,日军有计划的枪击论、阴谋论则较多。秦郁彦『盧溝橋事件 研究』(138~182頁)推断是由于二十九军士兵偶然发枪引起;安井三吉『盧溝橋事件』(研文出版、1993,168、300~316頁)虽也持偶然发生的论点,但质疑事发当时日军的反应。) 当地也为进行局部解决付出了努力。但视这次冲突事件为良机,驻屯军(后来的华北方面军)和关东军为打倒蒋介石政权和实现占领华北的构想,以占绝对优势的军事力量推动了此次事件的发展。未能抑制住当地军队行动的理由之一就是,在陆军内部存在所谓的“不扩大派”和“扩大派”的对立。作战部部长石原等“不扩大派”认为,与中国的战争恐怕无法避免长期化,消耗国力造成对苏备战的障碍,从而可能招致苏联的介入,因此他们主张局部解决。而军事课课长田中新一和作战课课长武藤章等“扩大派”自事件爆发后持“一击论”,主张趁机给国民政府军一次打击,迫使国民政府转换抗日的姿态,一举解决日中问题。在陆军部内主张“一击论”者超过“不扩大派”,属于多数派。
事件发生以来最为重要的最初的几天里,通过外交途径进行的接触,也仅仅是南京的参事官日高信六郎和中国外交部的几次交涉,处理事件的主导权掌握在陆军手中,外交当局则显得毫无力量。事件的“扩大”,政府和舆论都有责任。如前所述,无视当地的停战努力就早早地决定派兵、与之持同样论调的近卫首相和向“膺惩暴支”一边倒的媒体的论调等,都是助长日军趋向于侵略华北的综合因素。近卫内阁也认为,与其抑制事态扩大,倒不如把这次事件视为打开陷入僵局的对华政策的好机会,在预测蒋介石政权会在短期内战败的基础上,容许大量派兵,使在当地解决事件的努力付之东流。
其间,蒋介石在7月29日召开紧急记者会,宣布认为当前的事态为“最后的关头”“局部解决的可能性已经完全没有了”,明确表明了抗战决心,将着手解决国共两党之间的问题,与共产党携手组成抗日统一战线(第二次国共合作)。蒋介石为了掌握在统一战线中的主导权,缔结《中苏互不侵犯条约》(8月21日),要求苏联对日参战(11月26日),将华北事态向国际联盟起诉(9月12日)等,以战争的“国际化”所带来的最后之胜利为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福康公主,接下来听听趣历史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 01 夜闯禁宫 公详情
卫青,接下来听听趣历史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 卫青是汉朝时期的一员绝世名详情
在历史长河中,狄仁杰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趣历史小详情
萧太后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宋太宗两次北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裴寂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唐朝开国第一任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杨皇后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详情
在我国古代的历史上,宫廷斗争是比较惨烈的,除了为皇位而发生的父子相残、手足相详情
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接下来听听趣历史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 在雍正帝后宫详情
孝圣宪皇后,接下来听听趣历史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 熹贵妃为乾隆生母,孝详情
很多人都不了解关羽和吕布实力的事情,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 三国是详情
诸葛亮临终前,为什么要让四人抬棺,绳断便葬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趣历史小编详情
宋神宗,接下来听听趣历史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 第一次伐西夏大败后,如果详情
英布,接下来听听趣历史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 秦末乱世动荡的局面中,一众详情
韩信,接下来听听趣历史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 淮阴侯韩信,可能是汉高祖刘详情
汉武帝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公元前87年详情
宋太祖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宋太祖誓词三详情
在历史长河中,隋炀帝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趣历史小详情
张霭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广顺元年(95详情
在历史长河中,仆固怀恩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趣历史详情
我国历史上的南宋王朝,是一个偏居一隅的王朝,它有一个很有趣甚至可以称之为奇怪详情
赵德芳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赵德芳的“八详情
在历史长河中,宋仁宗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趣历史小详情
趣历史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捕鱼儿海之役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详情
对邯郸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就在长详情
对夷陵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如果对详情
李广利(?~前88),中国西汉时期将领。汉武帝宠妃李夫人之兄,是昌邑哀王(刘详情
你真的了解长平之战吗?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长平之战,堪称详情
对平夏城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大宋详情
宋高宗即位的第二年,金国以张邦昌被废为名,继续大举南侵。之后宋高宗一路南逃,详情
在宋朝时,有着这样一场战役,这是一场悲壮的战役,此战之后,中国在历史上第一次详情
井陉之战发生于汉高祖三年(前204年),汉军和赵军在井陉交战,汉将韩信利用赵详情
漠北之战是于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元狩四年)发生于戈壁沙漠以北的一次大规模战详情
东汉末年发生的凉州之乱(年至年)是中国西部的凉州(约在今甘肃)羌人反对汉朝朝详情
对赵匡胤之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皇帝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三国野史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野史是与详情
你真的了解古代铸剑术吗?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用活人祭剑自详情
慈禧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中国古时候为男详情
在我们现代社会中,已经禁止了近亲结婚,但在中国古代时期,近亲结婚却是一件司空详情
尉迟恭和秦琼为什么会成为门神,想必很多人都不太清楚。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详情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趣历史详情
对关羽的女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史书详情
大家好,说起乾隆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详情
大家好,说起溥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说起“末代皇帝”溥仪,想必大详情
陈圆圆与明朝复社四公子之一的冒辟疆的故事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趣历史小编告详情
为什么李渊要立李建成为太子,李渊对其是有多看重?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李渊为什详情
二月河所作《康熙大帝》堪称经典,在由这部小说改编的《康熙王朝》电视剧同样也经详情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历史上有许许多多的人被史书记载下来而为人所熟知,比如秦始详情
鳌拜的女儿是谁?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青格详情
泰山,与华山、衡山、恒山、嵩山并称为五岳,为天下第一山。自古以来,泰山就一直详情
班固(32年—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著名史学家详情
东汉史学家,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九岁能文,建武二十三年(公详情
扬雄(前53-后18) : 一作“杨雄”。西汉文学家、哲学家、语言学家。详情
扬雄虽无史学专著传于后世,但他曾经续修《史记》,历史知识相当丰富。扬雄的历史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中国的瓷器,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早在新石器时代详情
黄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贺铸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元好问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杜甫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详情
齐天乐·齐云楼【宋代】吴文英,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详情
宴清都·秋感【宋代】吴文英,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详情
宴清都·连理海棠【宋代】吴文英,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详情
明朝的时候,杭州有个卖水果的人,很会储藏柑橘。他保存的柑橘经过一个冬天和一个详情
庆春宫·秋感【宋代】吴文英,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详情
解语花·梅花【宋代】吴文英,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详情
春秋时期,有一次楚王率军队对绞国发动进攻。楚军连连得胜,一直攻到绞国都城的南详情
水龙吟·寿梅津【宋代】吴文英,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详情
网站地图 | 亚洲星娱乐官方网址登入 | 加百利游戏下载登入 | 亚洲星官方网址登入 |
太阳城mg游戏 | 申博138AG游戏 | 太阳城申博游戏下载官方 | 太阳城游戏网站 |
现金棋牌捕鱼达人 | 金冠娱乐登入 | 乐盈彩票网韩式1.5分彩 | 必赢彩票上海快三 |
加百利开户登入 | 新濠影汇官方代理登入 | 加百利游戏开户登入 | 加百利真人娱乐登入 |
加百利app下载登入 | 亚洲星现金网登入 | 加百利官方开户登入 | 亚洲星娱乐官方网站登入 |
988xsb.com | 718jbs.com | XSB596.COM | 958psb.com | S618P.COM |
988cw.com | DC815.COM | 988cw.com | 15jbs.com | 589sj.com |
XSB567.COM | vi138.com | 567XTD.COM | 987cw.com | 99sbib.com |
828XTD.COM | 151ib.com | 78XTD.COM | 968tt.com | 175SUN.COM |